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

首页 / 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
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

  • 字数
    八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8字成语
拼音

shēng yú yōu huàn,sǐ yú ān lè

释义

忧患:忧愁和患难。安乐:安逸和快乐。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,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。指时时警惕,才能杜绝祸患。也指仁人志士为国家、百姓的忧患而奔波劳碌,为国家、百姓的安乐而奉献生命。

出处

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安乐也。”

用法

多用于引语。

典故

孟子说,舜是由一个农夫而发迹的,傅说是从筑墙的苦役中被提拔的,胶鬲是从贩卖鱼盐的行列中被举荐上来的,孙叔敖是从海边僻远的地方被选用的,百里奚是从畜牧业主的奴隶中赎出来的。所以,上天将要把治国治民的重任加在那些人的肩头上,一定先要使他们遭受种种困难的折磨,使他们精神上遭到打击,筋骨劳累,肚肠饥饿,身无分文,百不如意,使他们意志受到磨炼,由此而增加他们平时所不能具有的能耐。一个人只有经过多次错误和失败的教训,然后才能改过自新,走上正路;只有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和错综复杂的各种思虑,然后才能有所作为;只有在痛苦的磨炼过程中,表现为形容憔悴的颜色,发出悲歌慷慨的声音,然后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支持。一个国家如果内无知法之臣和能为国君左右手的士子,对外又缺乏敌人入侵的远虑,常常是要灭亡的。从这里,我们可以悟出人为什么在忧患中能够得到生存,而在安逸快乐中却遭到毁灭的道理了。

生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机械地套用别人的言论、经验、方法;或囫囵吞枣、食而不化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发起脾气真可怕,活像要把人生吞活剥一般。
  • 释义:生:让人活;杀:把人处死;予:给予;赏赐;夺:剥夺;处罚。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、赏罚大权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今生,生杀予夺,翻云覆雨,且看她手段如何。
  • 释义:张、魏:都是姓,这里泛指人。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不断地生长、繁殖。
  • 造句:人生,总是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,还会给你生生不息的希望。铭记昨天,梦想明天,活在今天。人生难免与痛苦相遇,生活难免与压力同行。面对痛苦和压力,重要的是要学会调整自己。无论如何,路要自己走,苦要自己吃,任何人无法给予全部依赖。
  • 释义:众:多;寡:少。生产的多,消费的少。形容财富充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乐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举:举办;乐:音乐。举行酒宴,奏起乐曲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一个人要有苦中作乐的勇气。
  • 释义:同“靡靡之音”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忧患:患难。忧患使人勤奋,因而得生;安乐使人怠惰,因而萎靡致死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古代儒家六经即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乐经》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