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心不足蛇吞象

首页 / 人心不足蛇吞象
人心不足蛇吞象

  • 色彩
    贬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复句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七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7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

释义

比喻人贪心不足,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。

出处

元 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楔子:“人心不足蛇吞象,世事到头螳捕蝉。”

用法

人心不足蛇吞象复句式;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

典故
  • 传说古代有个穷苦的猎人阿象,他在森林里打猎时救了一条饿昏的小蛇,带回家精心饲养。小蛇慢慢长大成青蛇并通人性,经常从外面给他带回一些值钱的东西来报答。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,盼望成为富翁,愤怒的青蛇便将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一口吞下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No man ever thought his own too much.

人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
  • 释义:百其身:自身死一百次。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。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如今工厂本来就人浮于事,还有人千方百计往里调,你说咋办?
  • 释义: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,没有被人发觉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动手的人多。也只人头杂的场合,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象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森:众多;罗:罗列;万象: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。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。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夜幕降临的海上,森罗万象,神秘而诡异。
  • 释义: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。《资治通鉴·唐文宗太和六年》:“会上御延英,谓宰相曰:‘天下何时当太平,卿等亦有意于此乎?’僧孺对曰:‘太平无象。今四夷不至交侵,百姓不至流散,虽非至理,亦谓小康。陛下若别求太平,非臣等所及。’”后以“太平无象”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对事物一知半解,不对全局作判断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巴蛇:古代传说中的大蛇。巴蛇吞吃大象。比喻贪得无厌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苞:通“包”,包含;笼:收罗;象:形状,样子。包含容纳一切。形容内容丰富,无所不包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