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庭之哭

首页 / 秦庭之哭
秦庭之哭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qín tíng zhī kū

释义

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。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。

出处

北周 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鬼同曹社之谋,人有秦庭之哭。”

用法

秦庭之哭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乞求别人援救。

典故
  • 春秋时期,诸侯混战,吴国进攻楚国,楚国大败。楚国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,秦哀公举棋不定,迟迟不发兵救楚。申包胥“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。”哭了七天七夜,秦哀公深受感动,就答应出兵救援楚国
近义词
秦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。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们两个村结下了秦晋之好。 
  • 释义:秦越两地相去遥远。比喻疏远隔膜,各不相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秦、晋:春秋时的秦国和晋国。当时秦、晋两国世代通姻,后称两姓联姻的关系为“秦欢晋爱”或称“秦晋之缘”。形容双方关系十分和美、亲近。亦作“秦晋之缘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鹿:喻指帝位。比喻失去帝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春秋时,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。泛指两家联姻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哭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号啕:大哭声。放声大哭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我想,我们这里气温较好电力充足,和湖南人民简直没法比。想到这里,我便又号啕大哭一场。
  • 释义:形容哭声凄惨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牛衣对泣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,后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号:哭。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