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庭之哭

首页 / 秦庭之哭
秦庭之哭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qín tíng zhī kū

释义

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。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。

出处

北周 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鬼同曹社之谋,人有秦庭之哭。”

用法

秦庭之哭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乞求别人援救。

典故
  • 春秋时期,诸侯混战,吴国进攻楚国,楚国大败。楚国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,秦哀公举棋不定,迟迟不发兵救楚。申包胥“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。”哭了七天七夜,秦哀公深受感动,就答应出兵救援楚国
近义词
秦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春秋时,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。泛指两家联姻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春秋时期虞国大夫百里奚无所作为,虞亡后入秦,辅佐穆公建立霸业。指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发挥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秦庭:秦王朝;朗:明亮。秦始皇的能照人五脏六腑的镜子。比喻明于审案的官吏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秦鬟:浙江的秦望山;妆镜:绍兴鉴湖。比喻山清水秀的风景区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次要的东西胜过主要的东西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哭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号:哭。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哭泣不止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昼夜哀叹、哭泣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十分伤心或感动,抱头大哭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