敲边鼓

首页 / 敲边鼓
敲边鼓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动宾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三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3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近代成语
拼音

qiāo biān gǔ

释义

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。

出处
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这话须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,我们旁人只能敲敲边鼓。”

用法

敲边鼓动宾式;作宾语;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。

造句

1.为美国帝国敲边鼓

2.王朔只是在侧敲边鼓提意见。

3.虽然在接管北方联军时他跟林肯说“我会打遍天下无敌手”,但是看来他对能否成功还是心里敲边鼓

4.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,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应该而且只能起到一个“敲边鼓”的作用,不能高估其作用和影响。

近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back somebody up

成语歇后语

打鼓不打面儿

敲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敲金击石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①谓欢庆祝贺。②形容大造声势,大肆进行舆论宣扬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犹敲骨吸髓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大张旗鼓地活动。
  • 释义:见“敲山振虎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鼓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大肆宣扬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藏弓息鼓。谓战事停息,天下太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锣鼓点敲得很密。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在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,兴兴扎花厂的招牌挂了起来。
  • 释义: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为了抓紧中国入世带来的巨大商机,正密锣紧鼓地重新激活在苏州的项目。
  • 释义:息:停止。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指隐蔽行军,不暴露目标。比喻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