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

首页 / 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
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复句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八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8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qì zhī kě xī,shí zhī wú wèi

释义

指抛弃觉得可惜,但吃起来没有味道。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

出处

晋·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鸡肋,弃之可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
用法

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作谓语、定语;指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。

典故
  • 公元217年,夏侯渊被刘备杀死,汉中失守。曹操率大军前去汉中,双方对峙几个月,曹军处境越来越不妙。一天晚上曹操吃饭发现汤中有鸡肋,随口说出“鸡肋”两字,被杨修误以为是退兵的意思。第二天曹操果然下令回师
近义词
弃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扔掉它未免可惜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这本书他越读越没意思,但又想把它读完,大概是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吧。
  • 释义:弃:背弃;暗:黑暗;明:光明。抛弃反动的一面;投向光明的一面。形容断绝旧的一切;投向新的、有光明的前程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造句:被围困的敌军举着白旗,表示弃暗投明,向我军投降。
  • 释义: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图:图谋、追求。抛弃旧的、不好的东西;追求新的、正确的东西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对于犯过严重错误的同志我们应该帮助他们,使他们幡然悔悟,弃旧图新
  • 释义:敝:破;屣:鞋。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。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。
味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淡:薄,与“浓”相对。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。亦泛指清淡无味。亦形容说话、写文章内容平淡,无趣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那炫目的泡沫早已消逝,这杯酒尝起来,竟是淡而无味的。
  • 释义:津:口液;唾液;津津:兴趣浓厚的样子。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下班后一路上食堂,她还津津有味地讲解新的操作法。
  • 释义:耐:经得住;寻味:认真体会。经得住认真体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结尾恰到利益地点明核心,语言朴素而含意深入,耐人寻味
  • 释义:耐:禁得起;寻味:探索体味。意味深长,值得人仔细体会 琢磨。
  • 释义: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