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声浪气

首页 / 泼声浪气
泼声浪气

  • 色彩
    贬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近代成语
拼音

pō shēng làng qì

释义

泼:泼辣;浪:放浪。泼辣的声调放浪的声势。形容撒泼的神态

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0回:“金桂听见他婆婆如此说,怕薛蟠心软意活了,便泼声浪气大哭起来。”

用法

作定语、状语;多用于女性

泼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泼妇:泼辣凶悍的妇女。象泼妇在街上当众谩骂。多指大肆攻击、谩骂别人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我不喜欢我老婆泼妇骂街
  • 释义:救火时用油浇洒。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,反而使事态更严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,其妻离去,后买臣富贵,妻又求合。买臣取水泼洒于地,令妻收回,以示夫妻既已离异就不能再合。后用以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自古云泼水难收,人逝不返,你怎么还说这等虚言,惑乱人心,是何道理!
  • 释义:比喻挫伤别人的热情或兴致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他说:“办公室里所有的人都认为我的主意很好,就是我们的老板给我泼冷水。”
  • 释义:泼天:形容极大。极大的祸害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气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。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做思想工作,要耐心引导,态度温和如春风,春风和气才能入人心。
  • 释义:浮:浮躁。形容人不细心,不沉着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小王总是粗心浮气,显然无法胜任这个重要的任务。
  • 释义:亦作“麄心浮氣”。谓办事浮躁,不细心。 宋 陆九渊 《祭吕伯恭文》:“比年以來,日覺少異,更嘗差多觀省,加細追維,曩昔麄心浮氣,徒致參辰,豈足酬義。” 明 焦竑 《焦氏笔乘·尔雅》:“古之解經者,訓其字不解其意,使人深思而自得之。 漢 儒尚然。至于後世,解者益明,讀者益略,麄心浮氣,不務沈思。”亦省作“ 麤浮 ”。 宋 叶適 《丁少明挽诗》:“吟成絶妙驚人句,散盡麤浮使鬼錢。” 明 李贽 《答周柳塘书》:“ 侗老 之麄浮有可憐憫者,不妨饒舌重爲註破,何如?”
  • 释义:指人说话嗓门很粗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粗:粗疏;气:人的精神状态。指做事不细心,随便马虎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