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不存而毛焉附

首页 / 皮不存而毛焉附
皮不存而毛焉附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复句式成语
  • 字数
    七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7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近代成语
拼音

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

释义

存:存留;焉:哪里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

出处

梁启超《墨学微》第一章:“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?一旦以力破此制度,则皮不存而毛焉附矣。”

用法

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形容两者的关系

皮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皮里:内在;阳秋:即春秋;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;晋人避讳;改“春秋”为“阳秋”;春秋:即春秋笔法。对人物、事件的褒贬不在表面而在内里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皮相:从表面上看。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。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就在挂就“秦镜高悬”大匾的公堂上,他被打得皮开肉绽,不招也得招了。
  • 释义:指只看外表,不求深入理解的肤浅见解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附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生拼硬凑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拉拢关系,攀附权贵,以求高升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。同“蜂屯蚁聚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很多人迎合投靠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盘:通“蟠”,回绕,屈曲;附:依附。比喻互相勾结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