栎樗之材

首页 / 栎樗之材
栎樗之材

  • 色彩
    贬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当代成语
拼音

lì chū zhī cái

释义

栎:木名;樗:俗名“臭椿”。比喻无用之材或平庸无用的人

用法

作宾语;常用作谦词

近义词
栎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扞献公呴十八年,雨金栎阳。”张守节正义:“言雨金于秦国都,明金瑞见也。”后因以“栎阳雨金”喻意外的恩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材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膚表或不可以論中,望貌或不可以核能, 仲尼 似喪家之狗, 公旦 類朴斲之材。”参阅《书·梓材》“既勤樸斲” 孔 传。
  • 释义:樗栎:不成材的树木。比喻平庸无用的人。常用作谦词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斗:容器,1斗=10升;筲:竹器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气量狭小,见识短浅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消极的供教学用的资料。借指坏的典型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