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疆大吏

首页 / 封疆大吏
封疆大吏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近代成语
拼音

fēng jiāng dà lì

释义

封疆:疆界;大吏:大官。指疆域之内的首要官员

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2回:“如今半年之间,已做到封疆大吏,自然是感激天恩,力图报称。”

用法

封疆大吏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官场等。

典故

明代专指都指挥使司、承宣布政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(合称都、布、按三司),是明代行省中平行的三个最高权力机构。都指挥使司(简称都司)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,掌一方的军政大权,所辖卫所隶属五军都督府,由兵部统辖。凡遇朝廷吉凶大事,上奏表时,序衔于三司之首。承宣布政使司(简称布政司)是一省的最高行政权力机构。至宣德(明宣宗朱瞻基年号,1426-1435年)初年,除两京外,全国设十三布政司。提刑按察使司(简称按察司)是一省的最高司法机构。其职责是纠劾官邪,止息奸暴,平定狱讼,洗雪冤抑,以振扬风纪,澄清吏治。都、布、按三司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,类于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,故称封疆大吏(按:清代封疆大吏另有解释)。

反义词
封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运动员结束竞技生涯,不再参加正式比赛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封赏官职和许诺报酬。现多指为了使他人为己所用而答应给以名利地位。
  • 释义:《晋书·列女传·王凝之妻谢氏》:“(谢道韫)初适凝之,还,甚不乐。安曰:‘王郎,逸少子,不恶,汝何恨也?’答曰:‘一门叔父有阿大(谢尚)、中郎(谢据);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,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!’封谓谢韶,胡谓谢朗,羯谓谢玄末谓谢川,皆小字也。”南朝宋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固步自封,抱残守缺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封豕长蛇”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吏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贪赃枉法的官吏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从古到今,人民歌颂的都是清正廉洁、不畏权势的官员,痛恨的是那些贪官污吏
  • 释义:犹贪官污吏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刀笔: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。指代办文书的小吏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刀笔: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。指代办文书的小吏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奸:邪恶;吏:官吏。贪赃枉法的官吏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