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断房谋

首页 / 杜断房谋
杜断房谋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dù duàn fáng móu

释义

《新唐书·杜如晦传》:“每议事帝所,玄龄必曰:‘非如晦莫筹之。’及如晦至,卒用玄龄策也。盖如晦长于断,而玄龄善谋,两人深相知,故能同心济谋,以佐佑帝。”后因以谓多谋善断曰“杜断房谋”。

出处

《新唐书·杜如晦传》:“每议事帝所,玄龄必曰:‘非如晦莫筹之。’及如晦至,卒用玄龄策也。盖如晦长於断,而玄龄善谋,两人深相知,故能同心济谋,以佐佑帝。”

用法

杜断房谋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。

典故
  • 唐朝初年,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为之服务,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。一次他与文昭商量事情,房玄龄感慨地说:“非如晦莫能筹之。”等到杜如晦来到时,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龄的计谋做出决断。他们两人合作得十分融洽,人称房谋杜断
近义词
杜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杜:堵住;渐:指事物的开端;萌:萌芽。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我们做思想工作要杜渐防萌,把坏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,绝不能等问题成了堆才去抓。
  • 释义:杜:关上。关上大门,不再打扫庭院路径。指闭门谢客,清静自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杜门谢客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闭门修养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塞住耳朵不愿听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谋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具有远大谋略的人,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。语本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’”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谋:谋求。禽鸟寻找食物。比喻人谋求衣食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谋:商量,计义。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,不互相商量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同在一个集体,彼此之间各不相谋,甚至你算计我,我算计你,这样怎么能把事情办好呢?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