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

首页 / 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
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

  • 色彩
    褒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复句式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八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8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bá zhū shuǐ huǒ,dēng yú rèn xí

释义

拔:拉出;诸:同“之于”;登:加上;衽席:床席。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。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

出处

明·宋濂《阅江楼记》:“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。”

用法

作宾语、定语;指为别人解困

反义词
拔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
  • 释义:高出众人。多指才能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拔起大树,摇动高山。形容声势极大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席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天下没有不解散的聚会。指团聚是相对的,终究要分离的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侍奉父母无微不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歌舞欢笑的宴席。 宋柳永 《看花回》词之二:“笑筵歌席連昏晝,任旗亭、斗酒十千。”
  • 释义:席:坐席。形容心中有事,坐立不安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坐不用双层席子。比喻生活节俭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