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雅黜浮

首页 / 崇雅黜浮
崇雅黜浮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chóng yǎ chù fú

释义

谓在文风上崇尚雅正,摈弃浮华。

出处

《新唐书·文艺传序》:“玄宗好经术,群臣稍厌雕瑑,索理致,崇雅黜浮,气益雄浑。”

用法

崇雅黜浮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作文等。

崇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指高明卓越的议论。同“崇论闳议”。
  • 释义:形容城墙高大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注重根本,轻视枝末。古代“本”多指农业,“末”多指工商业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崇:崇拜;推崇;媚:谄媚。崇拜外国的一切事物;向外国人献媚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他首先发表文章,鼓吹崇洋媚外,简直成了这方面的领头人。
  • 释义:崇:高;闳:宏大。指高明卓越的议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提出的公司发展规划见解深刻,崇论闳议,备受领导赞赏。
浮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谓心性浅薄浮躁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与:和,同;世:指世人;沉浮:随波逐流。随大流,大家怎样,自己也怎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亦作“ 與世浮沉 ”。随波逐流,附和世俗。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今拘學或抱咫尺之義,久孤於世,豈若卑論儕俗,與世沈浮而取榮名哉!” 宋 司马光 《右班殿直傳君墓志铭》:“然不能與世浮沉。平視貴要,若無人,故所至齟齬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商三官》:“然 三官 之爲人,即蕭蕭 易水 ,亦將羞而不流;況碌碌與世浮沉者邪!”
  • 释义:沉浮:在水面上出没。形容缺乏操守,随俗俯仰。亦作“与世沉浮”、“随俗浮沉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,随着潮流走。比喻不抱己见,顺从世俗的立志和观点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