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木形骸

首页 / 土木形骸
土木形骸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tǔ mù xíng hái

释义

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

出处

《晋书 嵇康传》:“身长七尺八寸,美词气,有风仪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饰。”

用法

土木形骸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不加修饰的本来面目。

典故
  • 晋朝时期,“竹林七贤”之一的嵇康身高七尺八寸,风度翩翩,善于行文。他的形体如同土木一样自然,不需要刻意修饰。他为人桀骜不逊,善于弹琴,终因与世俗不容而被杀害
近义词
土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泥土的台阶,茅草的房屋。比喻住房简陋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泥土捏的龙,稻草扎的狗。比喻名不副实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泥塑的牛,木做的马。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把简单的设备或技术同现代化的设备或技术结合起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骸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放浪:放纵;不受拘束;形骸:人的形体、形迹。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;旷达豪爽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三国时期,魏国的嵇康、阮籍在竹林中自在游荡,不受世俗约束,放浪形骸,这背后有着他们的特殊政治考量。
  • 释义:指军队没有粮食,只好拿人马的骨骸来做饭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行为放纵,不拘礼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使死人或死东西复活。形容医术高明。比喻挽救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情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骸:身体。形容年老瘦弱的身躯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