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先士卒

首页 / 身先士卒
身先士卒

  • 色彩
    褒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主谓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shēn xiān shì zú

释义

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;奋勇杀敌。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。

出处
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当敌勇敢,常为士卒先。”

用法

身先士卒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典故
  • 1883年,法军从越南边境进攻中国,老将冯子材奉命率军驻守镇南关,面对装备精良的法军,冯子材一点也不畏惧,积极备战,誓与镇南关共存亡,将士们深受感动,个个英勇作战。冯子材更是身先士卒,与法军进行肉博战,打败了法军
造句

1.接受抗洪的重大的任务后,我们厂的领导立即身先士卒,并且一直战斗在抗洪第一线。

2.每当接受重大任务,我们工厂的领导总是身先士卒,经常坚持在生产第一线。

3.在工作中,他总是身先士卒,用行动去影响群众。

4.班长身先士卒,第一个跳进了湍急的洪水中。

5.冲锋号响起,王团长身先士卒,冲在队伍的最前面。

6.每次义务劳动,校长总是身先士卒,带头实干。

7.周总理在解放前,东征西讨,身先士卒,功盖天下。

8.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,不要坐在办公室指挥。

9.未几,两军合战,公操戈身先士卒,大呼陷阵,士气争奋,追奔逐北,斩馘不可胜纪。

10.为将者当披肩执锐,勇于身先士卒,临难不顾,赏必行,罚必信。

反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charge at the head of one's men

日语:

自ら兵卒(へいそつ)の先頭(せんとう)に立つ

俄语:

первым подниматься в атаку

成语歇后语

李逵上阵

成语谜语

将欲从军死(打一成语)

身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;指名誉、地位、权力、金钱等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凡事顺其自然,凡事不可强求。但求无愧于心。此身乃如草芥微尘,世事转头已成空。淡然的面对,坦然的渡过。感恩,快乐,进步,忘却,大气。一切本是身外之物!没有什么是自己的,不要妄图去占有。也不要去计较什么。不要妄图改造别人,要时常警醒自己。
  • 释义:身价:一个人的社会地位。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由于国足出线,当场比赛的用球立即身价百倍
  • 释义: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原指生活俭朴。现形容贫穷。
  • 释义:身:亲身;百:极言其多;亲身经历过许多战斗。形容富于实战经验;也形容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一般俑身材魁梧,头上的羽毛和金色的冠,身披盔甲,剑在手,昂首挺胸,站在前列,如在婚姻背后的指挥和士兵。那神态自若一样,看,这是一个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,最重要的任务。
  • 释义:身:亲身;临:到;其:那个;境:环境;地方。亲身到过那个地方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每一句话都表达了那时的心情,第一句代表了恐惧和畏缩;第二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,有着感激的心理;第三句用小心翼翼来描述当时的险峻,试图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;第四句是给人以希望;第五句是给人以力量;第六句表达的是一个人在严酷条件下的坚持,是一种顽强的精神在行动中的体现;第七句是对大自然巨大能力的感叹和对壮观景色的赞叹;第八句是心情压抑的体现,对不可抗压力的无奈;第九句是一种恬淡的心情,也有着对时光流逝的淡淡的怅惘;第十句表达了一个人轻松愉悦的感觉,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热爱。
卒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残:残余的,不完整的;败:输。战败后剩余的兵卒。指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旧指小贩和差役。泛指旧社会里地位低下者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的门徒都是一些渔夫和贩夫走卒
  • 释义:小商贩和隶役。泛指地位低下的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犹身先士卒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畜:养育;卒:终。指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责没有完成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