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
武字的基本信息
  • 拼音:wǔ
  • 繁体字:武
  • 总笔画:8
  • 部首:止(止字旁)
  • 部首笔画:4
  • 声调:上声
  • 结构:半包围结构
  • 造字法:会意
  • 是否常用:是
  • 汉字五行:水
武字的基本解释

◎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,与“文”相对:武装。武器。武警。武林。武坛。武生。武旦。武丑。武净。武举。
◎ 勇猛,猛烈:英武。威武。武断。武士。武夫。
◎ 半步,泛指脚步:步武。踵武。行(xíng )不数武。
◎ 姓。

武字的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wǔ 
〈形〉
(1) (会意。从止,从戈。据甲骨文,人持戈行进,表示要动武。本义:勇猛;猛烈) 同本义 [valiant]
楚庄王曰,夫文止戈为武。又曰,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。——《左氏春秋·宣公十二年》
武大为于大君。——《·履》
孔武有力。——《·郑风·羔裘》
诚既勇兮又以武。——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(2) 又如:英武(英俊威武);威武(武力;权势;力量强大);武色(凶猛的神色);武车(威猛的兵车);武健(勇武刚健);武断乡曲(以威势主断曲直)
词性变化
wǔ 
〈名〉
(1) 指干戈军旅之事 [military]
德不厚而行武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用武之国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无用武之地。——《资治通鉴
神武雄才。
(2) 又如:武弁(武夫;武官);武不善作(出力的事不能文绉绉地去做);武训(军事训练);武略(军事谋略);武教(军事教育);武运(武事的气运);武德(武道)
(3) 士,兵,卒 [soldier]
勇武一人,为三军雄。——《淮南子
文既有之,武亦宜然。——刘勰文心雕龙
(4) 古以六尺为步,半步为武 [footstep]
夫目之察度也,不过步武尺寸之间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下》
(5) 舞蹈。通“” [dance]
溺者,非不笑也;罪人,非不歌也;狂者,非不武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
(6) 足迹 [footprint]
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——《·大雅·生民》
(7) 古州名 [Wu prefecture]。南朝梁置,治所在武陵(今湖南省常德市)
(8) 金属打击乐器 [percussion instrument]
始奏以文,复乱以武。——《礼记
(9) 姓
wǔ 
〈动〉
继承 [inherit]
下武维周,世有哲王。——《·大雅·下武》
wǔ 
〈量〉
半步。古代六尺为步,半步为武 [half step]
夫目之祭度也,不过步武尺寸之间。——《国语

武字的起名寓意

(wǔ)指勇猛、刚健、威武有力,取名意为勇猛、刚健、英武、顽强。

武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

[①][wǔ]
[《廣韻》文甫切,上麌,微。]
(1)舞蹈。
(2)指军事征伐等暴力行动。
(3)泛指军事事务。
(4)兵威。
(5)勇猛;猛烈。
(6)武夫;武将。
(7)武功;武艺。
(8)用兵,指挥作战。
(9)指使用武力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。
(10)兵法,韬略。
(11)兵器。参见“武庫”、“武帳”。
(12)刑罚。
(13)足迹。
(14)继承。
(15)半步。
(16)泛指脚步。
(17)指脚。
(18)指金属打击乐器。
(19)古方言。士。
(20)周武王的简称。
(21)周代贵族用于祭祀的“六舞”之一,是颂扬周武王战胜商纣王的乐舞。
(22)冠卷。古时冠上的结带。
(23)见“武夫”。
(24)“”的避讳字。
(25)姓。汉有武让。见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。

武字在音韵字典的解释

[上古音]:鱼部明母,miua
[广 韵]:文甫切,上9麌,wǔ,遇合三上虞明
[平水韵]:上声七麌
[唐 音]:*mio?
[国 语]:wǔ
[粤 语]:mou5
[闽南语]:bu2,sek4

带武字的诗句

昨夜东风入武阳,陌头杨柳黄金色。——唐朝· 李白《早春寄王汉阳》

瑶草一何碧,春入武陵溪。——宋朝· 黄庭坚《水调歌头·游览》

高斋今夜雨,独卧武昌城。——明朝· 徐祯卿《在武昌作》

孤舟向广武,一鸟归成皋。——唐朝· 岑参《巩北秋兴寄崔明允》

武帝宫中人去尽,年年春色为谁来。——唐朝· 岑参《登古邺城》

长杨跨武骑,细柳接戎轩。——唐朝· 郑愔《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》

武皇去金阁,英威长寂寞。——南北朝· 江淹《铜爵妓》

秋风别苏武,寒水送荆轲。——南北代· 庾信《拟咏怀二十七首·其二十六》

沅水通波接武冈,送君不觉有离伤。——唐朝· 王昌龄《送柴侍御》

白马金鞍从武皇,旌旗十万宿长杨。——唐朝· 王昌龄《青楼曲二首(白马金鞍从武皇)》

武字在首位的女孩名字
与武字同音的字
与武字同部首的字
与武字同笔画的字
与武字同五行的字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