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日落的时候:夕阳。夕照。朝(zhāo ㄓㄠ)夕相处(chǔ ㄔㄨˇ)。
◎ 泛指晚上:前夕。除夕。一夕谈。
详细字义
◎ 夕 xī
〈名〉
(1) (指事。从月半见。本义:黄昏,傍晚)
(2) 同本义 [sunset;dusk]
夕,莫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日之夕矣。——《诗·王风·君子于役》
日东则景夕多风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司农注:“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,大东近日也。”
初昏为夕。——《书·洪范·五行》注
夕市,夕时而市,贩夫贩妇为主。 ——《周礼·地官·司市》
瘦影写微月,疏枝横夕烟。——宋· 陆游《置酒梅花下作短歌》
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。——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(3) 又如:夕晖(夕阳的余晖);朝发夕至;夕霭(黄昏的云气);夕市(傍晚进行的集市贸易)
(4) 夜 [evening;night]
今夕何夕。——《诗·唐风·绸缪》
以永今夕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白驹》
朝而不夕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二年》
以朝夕燕出入。——《周礼·道仆》
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无咎。——《易·乾》
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——苏轼《水调歌头》
(5) 又如:朝乾夕惕(形容终日勤奋工作,戒勉不已);终夕不寝;通夕不寐;终夕;风雨之夕;住宿一夕;除夕(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);前夕
(6) 指一年的最后一季或一个月的下旬 [last period]
晡时至黄昏为日之夕;下旬为月之夕;自九月尽至十二月为岁之夕。——《洪范·五行传》注
月夕卜宅。——《荀子·礼论》
(7) 通“汐”。晚潮 [nighttide;erening tide]
官赋轨符,乘四时之朝夕。——《管子·国蓄》
词性变化
◎ 夕 xī
〈动〉
傍晚朝见君主[have an audience with an emperor in the evening]
古者旦见曰朝,暮见曰夕。——柳宗元《朝日说》
百官承事,朝而不夕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二年》
(xī)指日落的时候,取名意为珍惜时光,美好的景色,寓意生活美好。
[①][xī]
[《廣韻》祥易切,入昔,邪。]
(1)傍晚,日暮。
(2)西面;西方;山的西面。
(3)谓向西;偏西。
(4)古代指傍晚晋见君王。
(5)指傍晚拜见尊长。
(6)夜。
(7)指一年的末季或一月的下旬。亦指每月之末。
(8)指古代帝王祭月的仪式。参见“夕月”。
(9)斜。参见“夕室”。
(10)量词。
(11)姓。三国蜀有夕斌。见《通志·氏族五》。
[②][yì]
(1)通“亦”。
(2)通“射”。
[上古音]:铎部禅三母,zjyak
[广 韵]:祥易切,入22昔,xí,梗開三入清邪
[平水韵]:入声十一陌
[唐 音]:*zi?k
[国 语]:xī,xì
[粤 语]:zik6
[闽南语]:sek8,siah8
日夕凉风至,闻蝉但益悲。——唐朝· 孟浩然《秦中寄远上人》
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——元朝· 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(枯藤老树昏鸦)》
杯酒相延,今夕不应慳。——宋朝· 陈著《江城子·中秋早雨晚晴》
记得去年今夕,酾酒溪亭,淡月云来去。——明朝· 文征明《念奴娇·中秋对月》
便向夕阳影里,倚马挥毫。——清朝· 纳兰性德《风流子·秋郊即事》
无限伤心夕照中,故国凄凉,剩粉余红。——明朝· 夏完淳《一剪梅·咏柳》
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——宋朝· 苏轼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》
又说今夕天津,西畔重欢遇。——宋朝· 吴文英《荔枝香近·七夕》
此日六军同驻马,当时七夕笑牵牛。——唐朝· 李商隐《马嵬·其二》
只知逐胜忽忘寒,小立春风夕照间。——宋朝· 杨万里《最爱东山晴后雪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