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多是由四个字组成,成语的语言精简,言简意赅,让孩子从小接触成语,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,激发孩子的想象力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音字开头的成语,快来学习下吧。
以音字为开头的成语
【音耗不绝】
«拼音»:yīn hào bù jué
«释义»:音耗:消息。消息和书信不断。指保持联系
«出处»:唐·张读《宣室志·计真》:“生留旬月,乃挈妻孥归青齐,自是李君音耗不绝。”
【音容凄断】
«拼音»:yīn róng qī duàn
«释义»:声音凄凉、容貌愁苦到了极点
«出处»:唐·戴君孚《广异记·阎陟》:“后一日,梦女来别,音容凄断,曰:‘已是前长史女,死殡在城东南角。’”
【音稀信杳】
«拼音»:yīn xī xìn yǎo
«释义»:杳:深远,无影无声。音信一点也得不到
«出处»:元·无名氏《字字锦》曲:“想杀人也天,盼杀人也天,短命冤家,音稀信杳,莫不误约盟言。”
【音容如在】
«拼音»:yīn róng rú zài
«释义»: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。形容对死者的想念。同“音容宛在”。
«出处»: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真堪爱,如花似玉风流态。风流态,眠思梦想,音容如在。”
【音容笑貌】
«拼音»:yīn róng xiào mào
«释义»:音:说话的声音;容:容貌;笑起来的样子;指神态。指人的容貌和笑声。常用作怀念之词。
«出处»:鲁迅《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》:“先生的音容笑貌,还在目前,而所讲的《说文解字》却一句也不记得了。”
最后一个字是音的成语
【弦外之音】
«拼音»:xián wài zhī yīn
«释义»:原指音乐的余音。比喻言外之意,即在话里间接透露,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。
«出处»: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三卷:“故言尽而意亦止,绝无弦外之音,味外之味。”
【空谷足音】
«拼音»:kōng gǔ zú yīn
«释义»:谷:山谷。在寂静的山谷中听到脚步声。比喻非常难得的音信或事物。
«出处»:庄周《庄子 徐无鬼》:“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。”
【泮林革音】
«拼音»:pàn lín gé yīn
«释义»: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翩彼飞鸮,集于泮林,食我桑黮,怀我好音。”郑玄笺:“言鸮恒恶鸣,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,食其桑黮。为此之故,故改其鸣,归就我以善音。喻人感于恩则化也。”后用“泮林革音”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。
«出处»: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翩彼飞鸮,集于泮林,食我桑黮,怀我好音。”郑玄笺:“言鸮恒恶鸣,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,食其桑黮。为此之故,故改其鸣,归就我以善音。喻人感于恩则化也。”
【一锤定音】
«拼音»:yī chuí dìng yīn
«释义»:比喻做事干脆,说了算数。
«出处»:刘绍棠《小荷才露尖尖角》:“他不声不响,却是一家之主;女儿中意,老伴点头,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。”
【伫候佳音】
«拼音»:zhù hòu jiā yīn
«释义»:伫:久立而等待。久久站着等候好的消息
许多成语是由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演绎而成的,学习和运用成语能使我们知古鉴今,以史为镜,是十分有价值的。希望大家可以将音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活学活用到日常生活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