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有公字的成语
首页 / 男孩名字 / 带有公字的成语

带有公字的成语

2023-07-28 10:21:21

成语大多是由四个字组成,成语的语言精简,言简意赅,让孩子从小接触成语,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,激发孩子的想象力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公字开头的成语,快来学习下吧。

第一个字是公字的成语

【公公婆婆】

«拼音»:gōng gōng pó pó

«释义»:公公与婆婆,丈夫的父亲和母亲

«出处»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4回:“咱们九个心里孝顺,只是不象那小蹄子嘴巧,所以公公婆婆老了,只说他好,这委屈向谁诉去?”

带有公字的成语

【公平无私】

«拼音»:gōng píng wú sī

«释义»:办事公平,没有私心。

«出处»: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法令至行,公平无私。”

【公私两便】

«拼音»:gōng sī liǎng biàn

«释义»:对公家私人都便利。

«出处»:《晋书·阮种传》:“若人有所患苦者,有宜损益,使公私两济者,委曲陈之。”

【公子王孙】

«拼音»:gōng zǐ wáng sūn

«释义»:指王公贵族子弟

«出处»: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不知夫公子王孙,左挟弹,右摄丸,将加己乎十仞之上,以其类为招。”

【公车上书】

«拼音»:gōng chē shàng shū

«释义»:公车:汉代官署名。指举人进京应试。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

«出处»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东方朔传》:“朔初入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干奏牍。”

最后一个字是公的成语

【克己奉公】

«拼音»:kè jǐ fèng gōng

«释义»:克己:克制自己的私欲;奉公:以公事为重。指严格要求自己;一心为公。

«出处»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,赏赐辄尽与士卒,家无私财。”

【灭私奉公】

«拼音»:miè sī fèng gōng

«释义»:灭:消灭。消灭私念,一心为公

«出处»:唐·元稹《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》:“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,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。”

【守法奉公】

«拼音»:shǒu fǎ fèng gōng

«释义»:守:遵守。遵守法令,奉行公事

«出处»:元·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常则要守法奉公理遮民,屏邪除佞进忠良。”

【一国三公】

«拼音»:yī guó sān gōng

«释义»:公: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。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。比喻事权不统一,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。

«出处»: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?”

【啬己奉公】

«拼音»:sè jǐ fèng gōng

«释义»:啬:节俭。自己节俭,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。

关于公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就介绍完啦,可能对现代人来说,学习成语好像并不是十分必要的。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,作为中华儿女,学习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对个人素养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。
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