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多是由四个字组成,成语的语言精简,言简意赅,让孩子从小接触成语,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,激发孩子的想象力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与字开头的成语,快来学习下吧。
与字开头的成语
【与日俱增】
«拼音»:yǔ rì jù zēng
«释义»:与:跟着;日:时间;俱:一起。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。
«出处»:《清史稿 圣祖纪三》:“万国安,即朕之安,天下福,即朕之福,祝廷者当以慈为先。朕老矣,临深履薄之念,与日俱增,敢满假乎?”
【与受同科】
«拼音»:yǔ shòu tóng kē
«释义»: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。
«出处»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六回:“家兄一想,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,与受同科,不但姓文的担不起,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。”
【与羊谋羞】
«拼音»:yǔ yáng móu xiū
«释义»:谋:商量;羞:珍羞,精美的食物。跟羊商量要它的肉。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,绝对办不到。
«出处»: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,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,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,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,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。 晋·苻郎《苻子》
【与时俱进】
«拼音»:yǔ shí jù jìn
«释义»:同时代一起进步,指顺应时代的潮流
«出处»:林语堂《时代与人》:“与时俱进加入国民党之军阀虽然博得革命,却未必是‘迈进’的时代的光荣。”
【与世浮沉】
«拼音»:yǔ shì fú chén
«释义»:见“与世沉浮”。
«出处»:宋·司马光《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》:“然不能与世浮沉。平视贵要,若无人,故所至龃龉。”
第四个字是与的成语
【丰取刻与】
«拼音»:fēng qǔ kè yǔ
«释义»:丰:多;刻:刻薄;与:给予。取之于民的多,用之于民的少。多形容残酷地剥削。
«出处»:荀况《荀子 君道》:“上好贪利,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,以无度取于民。”
【孤立寡与】
«拼音»:gū lì guǎ yǔ
«释义»:谓没有人扶持,没有人援助。
«出处»:清·侯方域《朋党论下》:“岂有君子蓄用世之志而孤立寡与者哉!”
【民胞物与】
«拼音»:mín bāo wù yǔ
«释义»:民为同胞,物为同类。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。
«出处»:宋 张载《西铭》:“民吾同胞,物吾与也。”
【色授魂与】
«拼音»:sè shòu hún yǔ
«释义»:色:神色;授、与:给予。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,心意投合。
«出处»:汉 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长眉连娟,微睇绵藐,色授魂与,心愉于侧。”李善注引张揖曰:“彼色来授,我魂往与接也。”
【欲取姑与】
«拼音»:yù qǔ gū yǔ
«释义»:姑:暂且;与:给与。要想夺取他,得暂且先给他。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,然后找机会夺取
«出处»: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36章:“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”
关于与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就介绍完啦,可能对现代人来说,学习成语好像并不是十分必要的。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,作为中华儿女,学习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对个人素养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