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成语呢?因为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,掌握成语,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,了解汉语的精髓。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下咎字开头的成语吧。
咎字开头的成语
【咎由自取】
«拼音»:jiù yóu zì qǔ
«释义»:咎:灾祸;惩罚。灾祸、惩罚是由自己招来的。
«出处»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时有所闻,虽然是咎由自取,然而大家谈起来,总说这卜知府办的太煞认真的。”
【咎有应得】
«拼音»:jiù yǒu yīng dé
«释义»:犯错误的;有罪过的得到应该得到的责备或惩处。
«出处»:清 张春帆《宦海》第七回:“虽然李德标一时冒犯,触犯乌绅,咎有应得,但是领取人口要缴领状,是警局的向章,求大人明鉴。”
第四个字是咎的成语
【盈满之咎】
«拼音»:yíng mǎn zhī jiù
«释义»:财富过于充足会招致祸患。
«出处»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折像传》:“吾门户殖财日久,盈满之咎,道家所忌。”
【动辄得咎】
«拼音»:dòng zhé dé jiù
«释义»: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。辄:就;总是;咎:责备。
«出处»: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公不见信于人,私不见助于友,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”
【既往不咎】
«拼音»:jì wǎng bù jiù
«释义»:既:已经;往:过去;咎:责备。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责任。
«出处»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【进退惟咎】
«拼音»:jìn tuì wéi jiù
«释义»:谓进退两难而动辄得咎。
«出处»:唐·道宣《统论前议优劣并赞》:“披沥丹款,未纡黄道,进退惟咎,投措靡由。”
【自贻伊咎】
«拼音»:zì yí yī jiù
«释义»:指自己招来过错。
«出处»:唐 刘知幾《史通 疑古》:“欲因循故事,坐膺天禄,其事不成,自贻伊咎。”
成语中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,是中华文化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。希望这篇“咎字开头的四字成语”可以帮助大家掌握住一些成语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