咫尺千里

首页 / 咫尺千里
咫尺千里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紧缩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zhǐ chǐ qiān lǐ

释义

比喻距离虽近,但很难相见,象是远在天边一样。

出处

唐 鱼玄机《隔汉江寄子安》:“含情咫尺千里,况听家家远砧。”

用法

咫尺千里紧缩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形容事物内容丰富。

典故

王翚(1632——1717年),字石谷,号耕烟,常熟(今江苏常熟市)人。曾从著名画家王时敏学画,得以观览长江南北收藏家秘本,刻苦历练二十年。清康熙年间,诏书征召他,王翚以布衣(指平民)侍奉在皇宫内廷。清廷绘画康熙帝《南巡图》时,集中了国内有特别熟练绘画技巧的高明人物,都迟疑不决地没有人敢于上前拿起笔绘画,只有王翚口头讲解、手指教授,在一尺来长的画幅内,展示出千里河山的宏伟景象,先使众人分别绘画,然后他总合在一起画成。《南巡图》画成了,康熙帝称赞叫好,想封授他官职,王翚坚决辞官不做,于是给了丰厚的赏赐,让王翚回老家去了。

造句

1.当我想起你,相隔千里,如在咫尺。

2.当我想起你,相隔千里,如在咫尺。生日快乐!

近义词
咫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在短小的篇幅里表现了寥廓深远的景象和意境。也作“咫尺千里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咫尺:比喻微小。微小的功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语本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。原谓天鉴察不远,威严如常在面前。”后以“咫尺天颜”比喻离天子容颜极近。亦指天子之颜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书信。古代书写用木简,信札之简长盈尺,故称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未壮的牛马,喻人年少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里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离:离开;题:题目;主题;题旨;万里:泛指很远。指说话或写文章同原先要表达的主题离得很远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我们写文章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,不能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
  • 释义:绿、黄:古时以黄色为正色,绿为闲色。以绿色为衣,用黄色为里。旧喻尊卑反置,贵贱颠倒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被包在鼓里面。比喻受人蒙蔽,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受人蒙蔽,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这件事,要不是他告诉我,我至今还蒙在鼓里。 
  • 释义: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