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面称臣

首页 / 北面称臣
北面称臣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běi miàn chēng chén

释义

古代君主面南而北,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,指臣服于人。

出处
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君王宜郊迎,北面称臣。”

用法

北面称臣作谓语、宾语;指投降。

近义词
  • 俯首称臣
成语翻译
英语:

face north and acknowledge one's allegiance--swear allegiance to another

北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犹北辕适楚。粤在南方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北辰:北极星;拱:环绕。北极星高悬不动,群星环绕。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。与“东道主人”同义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贵。
  • 释义: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臣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骨鲠:比喻刚直。刚正忠直的官员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释义: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。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贰臣: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。忤逆不孝的儿子,不忠的大臣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社稷: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,代指国家。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。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