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色厉声

首页 / 正色厉声
正色厉声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zhèng sè lì shēng

释义

态度严正,言辞严厉。

出处

明·方孝孺《王彪之》:“众情疑惧方若锋刃之迫肤,而能处之从容,正色厉声决以大事,非勇者不能也。”

用法

正色厉声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

正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亦作“正大堂皇”。犹言堂堂正正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①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做假,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; ②讽刺社会公信力缺失; ③比喻无中生有; 【近义词】:无中生有、指鹿为马 【反义词】:实事求是 【语法】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  • 色彩:含贬义
  • 释义:① 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做假,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; ② 社会公信力缺失; 【用法】作定语、宾语;指社会公信力缺失
  • 释义:正经,严肃而认真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凛然: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,使人敬畏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声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鹤鸣猿啼。形容凄清孤寂的景象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唳:鸟鸣。听到风声和鹤叫声,都疑心是追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赫赫:显耀盛大的样子;声:名声。非常显赫的名声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声:声势。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,武力打击在后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《水经注·河水一》引《述征记》:“盟津、河津忄互浊,方江为狭,比淮济为阔,寒则冰厚数丈。冰始合,车马不敢过,要须狐行,云此物善听,冰下无水乃过,人见狐行方渡。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“狐之为兽,又多猜疑,故听河冰无流水声,然后敢渡。”后因以“狐听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