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借无还

首页 / 有借无还
有借无还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当代成语
拼音

yǒu jiè wú huán

释义

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。

出处

梁实秋《书》:“大概都是有感于书之有借无还。”

用法

有借无还作宾语;指借别人东西不归还。

典故
  • 东汉末年赤壁大战后,曹操败弃荆州、南郡、襄阳三城,刘备趁机派兵独占这三座城池,周瑜回师后大怒,派鲁肃去责问诸葛亮。诸葛亮说他是代荆州原主人刘琦管理。刘琦死后,鲁肃去讨还荆州,诸葛亮说待打下西川后再还,鲁肃无奈而返
反义词
  • 有借有还
成语歇后语

老虎向猪狗借骨 | 老虎借猪狗借骨 | 野猫子借鸡 | 诸葛亮草船借箭 | 刘备借荊州 | 狼借猪崽 | 野猫借鸡公 | 老虎借羊 | 孔明借箭 | 诸葛亮借箭

有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指对社会风俗、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(多指男女关系方面)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然而,我倒不认为,让人容易罹患肺病这一风险本身是“有伤风化”的。
  • 释义:光有虚名;并无事实。指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好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梨园村没有俱乐部,阅览室也是有名无实的。
  • 释义: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做的好事大家有目共睹
  • 释义:类:类别。不分贵贱贤愚;对各类人都进行教育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有教无类,无论是贫民子弟,还是富家子弟,应受到教育。
  • 释义:有开始;没有结尾。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优柔寡断的个性,常使他做事有始无终
还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丢失的资料找到了,合浦珠还,喜不自胜。
  • 释义: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片甲不回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旧指恶有恶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故态复萌”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