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月观音

首页 / 水月观音
水月观音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shuǐ yuè guān yīn

释义

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。见《法华经 普门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。

出处
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兰麝香仍在,佩环声渐远。东风摇曳垂杨线,游丝牵惹桃花片,珠帘掩映芙蓉面。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。”

用法

水月观音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水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指水位上升;船身也就随着提高。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水涨船高,风大树摇。
  • 释义: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她杂那个国家水土不服,所以回到了英国.
  • 释义: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费力气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你不要白费力气了,这种水中捞月的事,何必去做?
  • 释义:水太清,鱼就存不住身,对人要求太苛刻,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。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,就不能团结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友。
  • 释义:碧:青绿色。形容景色很美,艳丽如画。亦作“水绿山青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音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犹言舌敝唇焦。形容说话之多,费尽口舌。
  • 释义:下里:乡里;巴:古国名,在今川东一带。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。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弦乐器的弦上发出的声音以外还有声音。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、没有明说的意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弦: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、铜丝或钢丝。言外之意。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、没有明说的意思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弦歌:弦乐。弹琴和唱歌的声音。泛指教学活动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