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贤相厄

首页 / 两贤相厄
两贤相厄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主谓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liǎng xián xiāng è

释义

厄:迫害。指两个有才德的人相互迫害

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高祖急,顾丁公曰:‘两贤岂相厄哉!’于是丁公引兵而还,汉王遂解去。”

用法

两贤相厄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典故
  • 楚汉相争时期,汉王刘邦手下大将季布的母弟丁公是项羽手下的大将。丁公为项羽攻打处于困窘中的刘邦,把刘邦围困在彭城西,短兵相接。刘邦急了,就与季布找到丁公,希望不要两贤相厄。于是丁公带兵退去,刘邦才得以解围
成语翻译
英语:

Two worthies devastate each other.

两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好象重新来到人间。形容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中幸存下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在两方面挑拔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两只手都没有一点东西。指没有一点钱或财产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他每天早出晚归,但每次都两手空空
  • 释义:当面一套、背后一套;用两面派手法。比喻居心不良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那些阳奉阴违、两面三刀的人,肯定没有好下场。
  • 释义: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,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厄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(孔子)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。子路愠,见曰:‘君子亦有穷乎?’子曰: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’”后因以“在陈之厄”指饥贫等困境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厄:灾难。原指孔子及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被围困,断绝粮食的事。后比喻旅途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乘:趁;厄:苦难。趁人家危难的时候加以要挟或陷害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抵:触;瑕:瑕疵,缺点;陷:攻破;厄:迫害。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矜:怜悯。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