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荡形骸

首页 / 放荡形骸
放荡形骸

  • 色彩
    贬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fàng dàng xíng hái

释义

行为放纵,不拘礼节

出处

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尽着他放荡形骸,我可也万千事,不折证。”

用法

放荡形骸作谓语、定语;指放纵自己。
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forget oneself

放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同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放荡不羁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恣意行事,不受约束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放荡不羁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放纵不羁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骸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放浪:放纵;不受拘束;形骸:人的形体、形迹。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;旷达豪爽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三国时期,魏国的嵇康、阮籍在竹林中自在游荡,不受世俗约束,放浪形骸,这背后有着他们的特殊政治考量。
  • 释义: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军队没有粮食,只好拿人马的骨骸来做饭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使死人或死东西复活。形容医术高明。比喻挽救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情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骸:身体。形容年老瘦弱的身躯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