辞严意正

首页 / 辞严意正
辞严意正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cí yán yì zhèng

释义

同“辞严义正”。

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》诗:“辞严意正质非俚,古味虽淡醇不薄。”

用法

辞严意正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近义词
辞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辞:言辞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辞:推辞掉。受:接受。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辞:推辞,推却。原指拒绝厚禄,只受薄俸。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,甘于清贫的生活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。语本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,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。”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文辞简要,意义完备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正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不正当的、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、正派的事物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过欧战并取胜的男男女女而言,德国投降日是对邪不压正的一项令人雀跃的伟大证明。
  • 释义:见“邪不犯正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犹言邪不犯正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亦作“邪不伐正”。谓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