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鼓待椎

首页 / 悬鼓待椎
悬鼓待椎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xuán gǔ dài zhuī

释义

《渊鉴类函·乐·鼓二》引明陈耀文《天中记》:“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。民舍有鼓为妖。坐未几,鼓自风滚至庭不已,民舍皆股栗。仲淹徐谓纯仁曰:‘此鼓久不击,见好客至,故自来庭以寻槌耳。’令纯仁削槌以副之,其鼓立碎。”因以“悬鼓待椎”喻急不可待。

出处

《渊鉴类函·乐·鼓二》引明陈耀文《天中记》:“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。民舍有鼓为妖。坐未几,鼓自风滚至庭不已,民舍皆股栗。仲淹徐谓纯仁曰:‘此鼓久不击,见好客至,故自来庭以寻槌耳。’令纯仁削槌以副之,其鼓立碎。”

用法

悬鼓待椎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典故
  • 宋朝时期,范仲淹一天带儿子去民家访问,民房中有鼓妖在他们坐不久时自动滚到前庭,满屋子人都感到害怕。范仲淹慢慢地对纯仁说:“此鼓久不击,见好客至,故自来庭以寻槌耳。”就让纯仁击鼓,那妖鼓立即自破
悬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。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形势发展迅猛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用力多,得益少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春秋时,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,夫差听信谗言,不从忠告,反赐之剑命自杀。伍员临死,曰:“树吾墓上以梓,令可为器。抉吾眼置之吴东门,以观越之灭吴也。”见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。后以“悬门抉目”为烈士殉国的典故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犹言悬门抉目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椎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十夫楺椎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。椎,槌。比喻人多力大,足以改变原状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