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,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,乳白色或略带黄色,有光泽,可做装饰品,亦可入药。称“珍珠”(亦作“真珠”,简称“珠”):珠蚌。珠宝。珠花。夜明珠。珠玑(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)。珠联璧合(珍珠联成串,美玉放在一起,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)。
◎ 像珠子的东西:汗珠。泪珠。露珠。
详细字义
◎ 珠 zhū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玉,朱声。本义:珍珠。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)
(2) 同本义 [pearl]
珠,蚌之阴精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水精也,或生于蚌,阴精所凝。
珠足以御火灾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
水方折者有玉,员折者有珠。——《尸子》
渊生珠而岸不枯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说山》
珠盘玉敦。——《周礼·玉府》
大珠四枚。——明· 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(3) 又
所货西洋珠。
(4) 又
公受珠。
(5) 又
出珠授之。
(6) 又如:珠户(采珠的民户;珠饰的门户);珠履(以珍珠为饰的鞋子);珠碧(珍珠与碧玉);珠英(美如珍珠的花);珠翠(珍珠与翠玉);珠市(买卖珍珠的集市)
(7) 珠玉 [pearl and jade]
琴号珠柱,书名《玉杯》。——庾信《小园赋》
(8) 又如:珠椟(盛放珠宝的匣子);珠丸(用珠玉做的弹丸);珠箔(用珠子缀成的帘子)
(9) [形]∶形容事物的华美、光泽 [florid;fine]
珠林余露气,乳宝滴香泉。——陈吉疾《忆山中诗》
(10) 又如:珠林(美好的树林);珠泽(比喻文彩荟萃之处)
(11) 装饰用的有光的带孔小圆体 [bead]。如:珠履;珠帘
(12) 以球形或椭球形体滴下的液体 [drop]
白雨跳珠乱入船。——苏轼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》
(13) 又如:泪珠;汗珠;露珠
(zhū)指珍珠,又指像珠子的东西。
[①][zhū]
[《廣韻》章俱切,平虞,章。]
(1)珍珠。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球。常作贵重饰物。
(2)玉珠。
(3)比喻华美的文词。
(4)指有光泽的圆粒。
(5)量词。多用于液体,犹滴。
(6)通“朱”。红色。
[广 韵]:章俱切,上平10虞,zhū,遇合三平虞章
[平水韵]:上平七虞
[粤 语]:zyu1
[闽南语]:chiu1,chu1
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。——唐朝· 张籍《节妇吟·寄东平李司空师道》
君知妾有夫,赠妾双明珠。——唐朝· 张籍《节妇吟·寄东平李司空师道》
新样靓妆,艳溢香融,羞杀蕊珠宫女。——宋朝· 赵佶《燕山亭·北行见杏花》
松排山面千重翠,月点波心一颗珠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春题湖上》
攀荷弄其珠,荡漾不成圆。——唐朝· 李白《折荷有赠》
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——宋朝· 苏轼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》
不管垂杨珠泪进,滴碎荷声千顷。——明朝· 王夫之《清平乐·咏雨》
绣帏人念远,暗垂珠泪,泣送征轮。——宋朝· 韩缜《凤箫吟·锁离愁》
此路无知己,明珠莫暗投。——唐朝· 高适《送魏八》
美人梳洗时,满头间珠翠。——唐朝· 郑遨《富贵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