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
州字的基本信息
  • 拼音:zhōu
  • 繁体字:州
  • 总笔画:6
  • 部首:川(川字旁)
  • 部首笔画:3
  • 声调:阴平
  • 结构:独体结构
  • 造字法:会意
  • 是否常用:是
  • 汉字五行:金
州字的基本解释

◎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,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(后多用于地名):州县。杭州。
◎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: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。

州字的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zhōu 
〈名〉
(1)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,中间象水中的陆地。“”是“”的本字。小篆字形象两个“”字相重合。本义:水中的陆地)
(2) 同本义。后作“” [islet]
水中可居曰州。——《说文
(3) 字亦作洲。
在河之州。——《·周南·关雎》。毛本作“”。
(4)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。相传禹治水后,分其领域为九州。 历代多有兴废。 民国废州。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[prefecture]
昔,尧遭洪水,民居水中高土,故曰九州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即 禹贡之冀、兖、青、徐、扬、荆、豫、梁、雍也。舜分青为营州,分冀为幽州,并州,即虞书十二州也。禹平水土,还为九州。
跨州连郡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南越中数州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
虚吏白州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区寄传
守州城者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(5) 又如:州同(知州的辅佐官);杭州;苏州;柳州;州序(州学,州校);州城(旧时州署所在城邑);州道(州涂。绕城之道)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。如: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
(6) 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[district]
州,国也。——《广雅
二百一十国为州。州有伯。——《礼记·王制》
五党为州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注:“二千五百家。”
晋于是乎作州兵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
虽州里行乎哉。——《论语》。郑注:“万二千五百家为州。”
州十有二师焉。——《书大传》。注:“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。”
里十为州。又,术十为州。——《管子·度地》
(7) 又如:州乡(泛指乡里);州壤(州里,乡里);州巷(乡里)
(8) 周代国名 [Zhou state]
(9) 姜姓。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
(10) 偃姓。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
(11) 姓

州字的起名寓意

(zhōu)指行政区划名。

州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

[①][zhōu]
[《廣韻》職流切,平尤,章。]
(1)水中陆地。
(2)古代民户编制。二千五百户为一州。
(3)古代民户编制。四十三万二千户为一州。
(4)古代民户编制。一万户为一州。
(5)古代行政区划。
(6)周代指离王畿二百里外的行政区域。
(7)谓区划地域以聚居。
(8)周代方伯统属之地。
(9)古国名。姜姓。春秋初年为杞所灭。
(10)古国名。偃姓。春秋时为楚所灭。
(11)古地名。州县。今河南沁阳县东南。
(12)古地名。州陵县。今湖北监利县东。
(13)姓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有州绰。

州字在音韵字典的解释

[广 韵]:職流切,下平18尤,zhōu,流開三平尤章
[平水韵]:下平十一尤
[唐 音]:*jiou
[国 语]:zhōu
[粤 语]:zau1
[闽南语]:chiu1

带州字的诗句

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。——唐朝· 杜牧《遣怀》

短梦依然江表,老泪洒西州。——宋朝· 张炎《八声甘州·记玉关踏雪事清游》

白发书生神州泪,尽凄凉、不向牛山滴。——宋朝· 刘克庄《贺新郎·九日》

男儿西北有神州,莫滴水西桥畔泪。——宋朝· 刘克庄《玉楼春·戏林推》

胸中有誓深于海,肯使神州竟陆沉。——宋朝· 郑思肖《二砺》

待羔儿、酒罢又烹茶,扬州鹤。——宋朝· 辛弃疾《满江红·和范先之雪》

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——宋朝· 林升《题临安邸》

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。——宋朝· 陆游《诉衷情·当年万里觅封侯》

汴水流,泗水流,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长相思·汴水流》

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。——唐朝· 杜甫《月夜》

州字在首位的男孩名字
与州字同音的字
与州字同部首的字
与州字同笔画的字
与州字同五行的字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