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支右吾

首页 / 左支右吾
左支右吾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zuǒ zhī yòu wū

释义

原谓左右抵拒,引申谓多方面穷于应付。

出处

《宋史•李邴传》:“(敌)然后由登莱泛海窥吴越,以出吾左,由武昌渡江窥江池,以出吾右,一处不支则大事去矣。原预讲左支右吾之策。”

用法

左支右吾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左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孺人:对妇女的尊称,借指妻子;稚子:幼儿。左边对着妻子,右边看顾小孩。指家庭生活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归:终归。指任凭如何打算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得力的助手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向左和向右躲闪,不敢正面面对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圃、弼:本指辅助帝王或太子的官,后引伸为左右辅佐的人。比喻在左右辅助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吾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《后汉书·臧宫传论》:“臧宫、马武之徒,抚鸣剑而抵掌,志驰于伊吾之北矣。”伊吾,今新疆哈密。后因以“驰志伊吾”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。
  • 释义: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于时江左草创,纲维未举,峤殊以为忧。及见王导共谈,欢然曰:‘江左自有管夷吾,吾复何虑!’”管夷吾,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,相齐桓公成霸业。后来诗文中多以“江左夷吾”称许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谓说话吞吞吐吐,含混躲闪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