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而待毙

首页 / 坐而待毙
坐而待毙

  • 色彩
    贬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zuò ér dài bì

释义

坐着等死。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。

出处

语出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然不伐贼,王业亦亡,惟坐而待亡,孰与伐之。”

用法

坐而待毙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等死

坐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脏物。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就地不动,自定范围。比喻固执一端,排斥其他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释义:坐着发愁,走着叹息。形容终日愁苦,郁郁寡欢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坐在军帐里出谋划策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毙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 束手待斃 ”。宋 秦观 《进策·盗贼上》:“與其嬰錮金木,束手而受斃,孰若遯逸山海,脱身而求生。”
  • 释义:见“养虎自啮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坏事干多了,结果是自己找死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。泛指自做自受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坐着等死。形容在极端困难中,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"坐而待毙"相关的名字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