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龙凤雏

首页 / 伏龙凤雏
伏龙凤雏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fú lóng fèng chú

释义

伏龙:(卧龙)诸葛孔明。凤雏:庞士元。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,军事家。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。

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。德操曰:‘儒生俗士,岂识时务?识时务者在乎俊杰。此间自有伏龙、凤雏。’备问为谁,曰:‘诸葛孔明、庞士元也。’”

用法

伏龙凤雏作宾语、定语;指能人

典故

东汉末年,刘备到襄阳拜访司马徽,请他推荐贤才。司马徽说:“迂腐的儒生怎能认识和分析社会变化?只有懂得社会变化,并能适应变化的人,才是杰出之才。”并说此地的伏龙凤雏就是这样的人才。经刘备进一步追问,才具体道明为诸葛亮与庞统。后因以“伏龙凤雏”用为指称隐居之俊杰的典故。

伏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伏法: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;诛:杀死。犯法被杀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旧时祭文中的套语。意思是恭敬地请你来吃。后用做死亡的戏谑说法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咶:以舌舔物。伏地以舌舔天。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,无法达到目的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伏:屈服;降:用用威力使屈服。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。形容力量强大,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释义:伏:俯伏;帖:帖伏,顺从。低着头,耷拉着耳朵。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雏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喻杰出的人才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释义:挈:带领;雏:幼儿。带着妻子儿女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《晋书·穆帝纪》:“(升平四年)二月,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。”后以“凤引九雏”为天下太平、社会繁荣的吉兆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麒麟之子,凤凰之雏。比喻年轻的颖异俊秀之人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。常作恭维语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