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不忍闻

首页 / 耳不忍闻
耳不忍闻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主谓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ěr bù rěn wén

释义

不忍心听,形容情景十分凄惨。

出处

清·叶燮《原诗•内篇》:“想其时,陈言为之祸,必有出于目不忍见,耳不忍闻者。”

用法

耳不忍闻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凄惨的场面

耳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两耳不往旁边听。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两种关系十分接近、亲密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像耳后刮风一样。形容激烈、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闻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闻:出名,有声望。有仁慈的心肠,有仁爱的声誉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如是: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;我闻: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。佛教传说,后为佛经开卷语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若我得闻如是等法。
  • 释义: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。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。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同“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视:看。指不注意,不重视,睁着眼却没看见。也指不理睬,看见了当作没看见,听到了当作没听见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