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逞之徒

首页 / 不逞之徒
不逞之徒

  • 色彩
    贬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bù chěng zhī tú

释义

不逞:不得志,不如意;徒:人(含贬义)。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。

出处

《左传•襄公十年》:“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,因公子之徒以作乱。”

用法

不逞之徒作主语、宾语;指犯罪分子或存心捣乱的人

典故

公元前563年,由于郑国执政子驷对田制进行改革,郑国群公子司氏、堵氏、侯氏、子师氏、尉氏的田地都被剥夺了不少。为此,他们聚集五族不得志的那些人一起发动政变,杀死子驷并劫持了郑简公。子产闻知政变消息,即刻调集军队,整顿器械,平定叛乱,郑国又恢复了安定。

成语翻译
英语:

the unruly

不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不世:不是每代都有的,即非常、非凡。形容功劳极大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不世:不是每代都有的,即非常、非凡;略:谋略。人间不常有的谋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匕、鬯,祭祀宗庙用物,借指宗庙祭祀。古代形容军纪严明,百姓安堵,不废宗庙祭祀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不奢不俭,多少合宜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丰:厚;杀:减少。不奢侈也不啬俭。不增加也不减少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徒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烟波:水波渺茫,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;钓:钓鱼。旧指隐逸于渔的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说人坏话与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斗:容器,1斗=10升;筲:竹器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气量狭小,见识短浅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高阳:古乡名,在今河南杞县西南。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,对刘邦自称“高阳酒徒”。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对他这样一个高阳酒徒来说,啤酒差不多等于白开水,但眼下却是聊胜于无。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