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识之无

首页 / 不识之无
不识之无

  • 色彩
    贬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动宾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bù shí zhī wú

释义

连“之”字、“无”字都不认识。形容人不识字,文化水平很低。

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仆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于书屏下,有指‘无’字、‘之’字示仆者,仆虽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”

用法

不识之无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不识字

典故

由唐白居易的事迹引伸而来。参见“诗入鸡林”条。史载白居易天赋聪颖,始生七月便能认识“之”、“无”二字。后来人们便把文化水平极低比喻成“不识之无”,意即连七个月的婴儿都不如。

成语翻译
英语:

illiterate

不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不把它放在心上。表示对人、对事抱轻视态度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然:是,对。不认为是对的。表示不同意或否定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不认为是可耻的。指不知羞耻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不认为是耻辱,反而以为是光荣的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废:废弃。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无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称:适合,相符。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。指办理婚、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可以有也可以没有。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作文章要有惜墨如金的精神,尽量删掉可有可无的字句,把文章写得短小精悍些。
  • 释义:聊:稍稍;稍微。比完全没有稍微好一些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利物浦队长杰拉德承认,明年五月份在汉堡赢得首届欧罗巴联赛可谓是聊胜于无的安慰。
  • 释义:之、无:指最简单的字。形容识字不多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宁:宁愿。宁愿相信它有,不可相信它没有。指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