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重其辞

首页 / 郑重其辞
郑重其辞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近代成语
拼音

zhèng zhòng qí cí

释义

谓说话态度严肃认真。

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六回:“他才恭肃其貌,郑重其辞说道:‘年兄!你今日束修来见我,其实惭愧。’”

用法

郑重其辞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

郑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郑卫: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。指春秋战国时郑、卫等国的民间音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(郑重:严肃认真)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开始解释,显得郑重其事,又万分热诚。
  • 释义:郑人:春秋时期郑国人。履:鞋。郑国人买鞋。比喻只相信书本,不相信客观实际。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。
  • 释义: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使申舟聘于齐,曰:‘无假道于宋。’亦使公子冯聘于晋,不假道于郑。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,曰:‘郑昭宋聋,晋使不害,我则必死。’王曰:‘杀女,我伐之。’见犀而行。及宋,宋人止之……乃杀之。”杜预注:“昭,明也。聋,闇也。”后以“郑昭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郑声:春秋时郑国的音乐,靡靡之音;雅:庄严的雅乐。郑国淫靡的声乐扰乱了庄严的雅乐。比喻以邪侵正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辞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文词杂乱、琐碎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放言:敞开说;遣辞:用词造句。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糊:不明确;不清晰;辞:也作“词”;言辞。指话说得含含糊糊;不清楚;不明确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以这句话作为开场白似乎有点残酷,而且其实一说出口,对方应该就会立刻明了你所表达的真实意图。但这样也没什么不好,一开始就开宗明义的表明立场总比含糊其辞绕圈子要简单的多,现实中的感情和文艺爱情片不一样,越简单反而越轻松。
  • 释义:何患:哪怕;辞:言辞。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?常与“欲加之罪”连用,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,无端捏造罪名,还说得振振有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你这是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,我又没做那件事,为什么要我去承担严重的后果。
  • 释义:见“厚貌深情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