剥肤之痛

首页 / 剥肤之痛
剥肤之痛

  • 色彩
    贬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bō fū zhī tòng

释义

剥:剥去。肤:皮肤。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。

出处

《周易 剥》:“剥床以肤,凶。”

用法

剥肤之痛作宾语;同“切肤之痛”。

近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keenly felt pain

剥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剥:剥去;肤:皮肤;椎:捶击。剥人皮肤,敲人骨髓。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剥:去掉壳。形容对人恨之入骨或为人极端凶残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剥卦阴盛阳衰,复卦阴极而阳复。比喻物极必反,否极泰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剥卦阴盛阳衰,复卦阴极而阳复。比喻物极必反,否极泰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剥:六十四卦之一,指伤害;床:卧具。损害到肌肤。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痛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……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龙涘号。”后因以“龙胡之痛”指丧亲之痛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切肤:切身。指与自身关系密切。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连高高在上的国有行业也感受到了切肤之痛
  • 释义:丧明:眼睛失明。古代子夏死了儿子,哭瞎眼睛。后指丧子的悲伤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浑身病痛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让人震撼;也让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静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凡经历过这场劫难的人回首往事,痛定思痛,都感慨万分。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