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体不勤

首页 / 四体不勤
四体不勤

  • 色彩
    贬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主谓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sì tǐ bù qín

释义

四肢不劳动。形容脱离劳动。

出处
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子路问曰:'子见夫子乎?'丈人曰:'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'”

用法

四体不勤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典故
  • 春秋时期,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,经历卫、陈、蔡等国的碰壁后,从叶邑出来迷了路,子路前去问路,回来后发现不见了孔子,就问地里耕种的农夫,农夫说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”子路发现遇到德高的隐者,只好自己寻找
反义词
成语翻译
俄语:

неспособный к физическому труду

成语歇后语

侯门的小姐,王府的少爷

成语谜语

书家疏散懒挥毫(打一古文句)

四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四海: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,用以指全国各地;鼎沸:比喻局势不安定,如同鼎水沸腾。形容天下大乱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升平:太平。天下太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如今,四海升平,万民欢乐,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  • 释义:佛教用语;指宇宙间一切(包括人本身)都是空虚的(这是一种消极思想)。古代印度认为地、水、火、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;称为“四大”。佛教则称坚、湿、暖、动的性能为“四大”;并认为人身亦由此“四大”构成。因此;“四大”有时也代称人身。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;无牵无挂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失业数年,吃尽用尽,我已经是四大皆空,一贫如洗了。
  • 释义: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。“四海”指天下,全国。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虽然四海之内皆兄弟,然而人人各异。
勤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显着的德行和功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克:能够。既能勤劳,又能节俭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耒耜:农具。指农事活动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青鸟:古代传说中传送信件的使者。比喻常通信息,传递消息。
  • 释义:天道:天意,上天,酬:酬谢、厚报,意指上天会酬报勤奋的人,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