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捉九着

首页 / 十捉九着
十捉九着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紧缩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shí zhuō jiǔ zhe

释义

比喻很有把握。

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老身这条计,是个上着……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,十捉九着。”

用法

十捉九着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很有把握。

近义词
成语歇后语

孙武子教女兵

十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很少有,多年也难遇到一次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十分完美;毫无欠缺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造句:我們是凡人,而凡人遠非十全十美……
  • 释义: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,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作画构思精密,不轻易下笔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一个五个人的科室有三个科长,这不是十羊九牧吗?
着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着:下棋落子,比喻计策或手段。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,没有别的好办法,只能出走了事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威望:威信,声望;素:一向;着:明显。一向很有威望。
  • 释义:微:微小;着:显着。从事物露出的苗头,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。
  • 释义:晋刘琨少负志气,与祖逖为友,共以收复中原为志,曾与亲故书曰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,常恐祖生先吾着鞭。”见《晋书·刘琨传》。后以为争先的典实。亦泛指先行。
  • 释义:比喻上下关系紧密。亦作“枝附叶连”。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