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端月旦

首页 / 舌端月旦
舌端月旦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shé duān yuè dàn

释义

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。

出处

宋·叶廷圭《海录碎事·人事》:“舌端月旦,皮里阳秋。”

用法

舌端月旦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近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be fond of making critical remarks about somebody

舌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惊讶的神态。
  • 释义:舌战:激烈辩论。儒:儒生,旧指读书人。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,驳倒对方的议论。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挢:翘起。翘起舌头,久久不能放下。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看到这一幕他舌挢不下,久久不能平静。
  • 释义:敝:破;焦:干。舌头破烂;嘴唇干焦。形容说话很多;费尽口舌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我宁可舌敝唇焦,也要说服你。
  • 释义:敝:破;枯:枯干。舌头破烂,嘴唇干焦。形容费尽了唇舌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旦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怕失晓而耽误正事,天没亮就起身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鸡鸣戒旦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犹言通宵达旦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汝南:汉代郡名;月旦:月朔,每月初一。指品评人物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整整一夜到天亮。通宵:整夜;达:到;旦:天亮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这是我通宵达旦赶出来的报告,疏漏难免。 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