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义之师

首页 / 仁义之师
仁义之师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近代成语
拼音

rén yì zhī shī

释义

师:军队。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。亦作“仁义之兵”。

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一五回:“吾欲兴仁义之师,伐无道之主,汝安敢逆吾意!”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十九回:“君候起仁义之师,吊民伐罪,四海引领而望,孰不归心?”

用法

仁义之师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称赞军队。

近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an army of justice

日语:

仁義の軍(ぐん)

仁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这一伙伪君子,嘴上仁义道德,心里却是男盗女娼。
  • 释义: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,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仁者见它说是仁,智者见它说是智。比喻对同一个问题,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对此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
  • 释义:仁爱和正义的行动到了头。旧指诚心报答有助于农事的神灵。对人的爱护、容忍、原谅与帮助;达到尽心尽力的最大限度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老李待他已是仁至义尽了,他自己不争气,还有什么话好说。
  • 释义:原指仁爱而有节操,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。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古往今来,凡有所作为的仁人志士无不在青春时期就立下了远大志向,进行了不懈的努力,他们的青春因此而熠熠生辉。
师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师:借鉴。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,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国家蒙受耻辱,军队遭到损失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谓处事没有固定不变的准则,要择善而从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改正一个字的老师。有些好诗文,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,往往称改字的人为“一字师”或“一字之师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订正一字之误读,即可为师。亦指更换诗文中一、二字的老师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