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龙伏虎

首页 / 潜龙伏虎
潜龙伏虎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qián lóng fú hǔ

释义

潜藏的蛟龙,潜伏的猛虎。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。

出处

明·何文焕《双珠记·西市认母》:“今日里笔生香,冠礼闱,似潜龙伏虎际风云会。”

用法

潜龙伏虎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未受赏识的人才。

近义词
  • 伏龙卧虎
成语翻译
英语:

a secluded talent

潜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犹潜移默化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隐藏德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隐蔽形迹,不露真相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隐藏光采。常指隐居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潜形匿迹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虎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柙:关猛兽的木笼。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。后多比喻放纵坏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苛政: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;包括政令、赋税等。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文字传抄错误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做事不认真;不仔细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我们做事要小心翼翼的,不要马马虎虎的。
  • 释义:盘:盘旋,弯曲。盘曲的龙,卧居的虎。比喻隐藏的人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