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拱而治

首页 / 垂拱而治
垂拱而治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chuí gǒng ér zhì

释义

垂拱:垂衣拱手,形容毫不费力;治:平安。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。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。

出处

《尚书·武成》:“谆信明义,崇德报功,垂拱而天下治。”

用法

垂拱而治作谓语、定语;指帝王无为而治。

造句

1.道家的主张很好,但垂拱而治的国家从来就没有。

2.儒家主张推行“仁”政,垂拱而治

3.——现在手头没人,自然只能继续这样凡事亲躬下去,垂拱而治那也是需要有“物质”。

4.幸耐晋王之力,得以垂拱而治,君临天下。

5.我是垂拱而治,过一过手转上去,公事只准不驳,岂不是大家都痛快?

6.更何况李林甫以宰相之位治天下,不同于皇上那样尊贵,自然要以恩威并用,垂拱而治

7.恩威不施,则政令难行;耳目闭塞,则政令常误;能听逆耳忠言,能允谏官犯上,则上行下效,天下必将垂拱而治!

8.仙明太祖朱重开国,聚天下奇珍异宝筑紫禁城,垂拱而治,至今已有千余载,此时天下乱象已成,内寇外敌,纷扰不断。

9.炎黄始祖,开天地,定文字,教礼仪,立人伦,中华有始,龙游域内,三皇五帝,垂拱而治,秦汉唐宋,迭次而立。

10.这一切,既奠定了范仲淹垂拱而治、百业俱兴的太平局面,又促进了他“先忧后乐”思想的形成与升华。

近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rule by laissez-faire

垂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垂:东西的一头向下;涎:口水。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。原形容嘴馋到极点。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;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炒豆角和红烧肉美味无比,真的让我垂涎三尺,难以抗拒。
  • 释义:垂:流传。范:典范。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释义:垂:东西的一头向下;涎:口水。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。多形容嘴馋想吃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看着那香气诱人的粉蒸肉,李二姐已经垂涎欲滴,迫不及待想品尝。
  • 释义:垂帘: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;殿上用帘子遮隔;听:治理。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江青并不满足于垂帘听政,她渴望成为像武则天一样的皇帝。
  • 释义:青史: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、史册。名字被载入史册,流传后世。
治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犹拨乱反治。指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犹言反复磨练。
  • 释义:原指上古没有文字,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。后也指社会清平,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国家长期安定、巩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怜悯乱世而思盼治世。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