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闻夕改

首页 / 朝闻夕改
朝闻夕改

  • 色彩
    褒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zhāo wén xī gǎi

释义

早晨闻过,晚上即改正。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。

出处

《晋书 周处传》:“古人贵朝闻夕改。君前涂尚可,且患志之不立,何忧名之不彰?”

用法

朝闻夕改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有自知之明。

造句

1.上学后,他像变了个人似的,朝闻夕改,把过去睡懒觉的毛病彻底改正了。

2.我们为有关部门朝闻夕改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叫好。

3.发改委为何接连两次朝闻夕改?(2006年11月12日。

4.发改委为何接连两次朝闻夕改?·徐经胜:买不起房找市长的喜与忧。 

5.纳闷了!发改委为何两次“朝闻夕改”?(2006年11月11日【 朝闻夕改造句】。

6.阿母,岂不闻朝闻夕改?儿子自然不同往日一般,再不叫阿母担心。

7.发改委为何接连两次朝闻夕改?·徐经胜买不起房找市长的喜与忧。

8.巡视不是目的,其如“绳”如“砺”,为的是让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的领导干部能够以巡视意见反躬自省,朝闻夕改

9.邮政部门的领导同志阅读《民间》,深入民间,发现问题,朝闻夕改,把老报迷的烦恼一扫而光。

10.其实,有作为者,有大成者,成大气者,都乐于善于别人或主动给自己找刺,只要是正确的,都能做到朝闻夕改

近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one heard in the morning and amended in the evening

朝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。
  • 释义:朝野:指朝廷和民间;上下:从中央到地方。指从中央到地方,从做官的到老百姓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奸臣当道,朝野上下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,民不聊生。
  • 释义: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。形容生活困难;也形容形势危急;难以预料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战乱动荡时期,风云不测,人们皆有朝不保夕之感。
  • 释义:齑:腌菜。早餐用腌菜下饭,晚饭蘸盐进餐。形容饮食简单,生活清苦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情况危急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虽遇着几多施主,究竟仰食他人,朝不及夕
改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他们不体恤民情,朝令夕改,咱们老百姓不知怎么办才好。
  • 释义:形容改正错误快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早晨刚改过,晚上又变了。形容主意不定,一会儿一个样。亦作“朝更夕改”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早晨发布的命令,晚上就改了。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,一会儿一个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朝:早晨。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。形容政令无常,局势混乱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up